圆明园遗址公园

国内景区
北京及周边
北京市
AAAAA
🎧  听景点介绍

 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,与颐和园紧相毗邻。它始建于康熙46年(1709年),亦称“圆明三园”,是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、万春园的统称,是清代行宫式御园,占地350公顷(5200余亩),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(2100亩),有园林风景百余处,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。

  “圆明园”由康熙皇帝命名。“圆明”是雍正皇帝自皇子时期一直使用的佛号。康熙皇帝在把园林赐给胤禛(后为雍正皇帝)时,亲题园名为“圆明园”正是取意于此。雍正皇帝解释说“圆明”二字的含义是:“圆而入神,君子之时中也;明而普照,达人之睿智也。”意思是说,“圆”是指个人品德圆满无缺,超越常人;“明”是指政治业绩明光普照,完美明智。

  圆明园继承了中国三千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,既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,又有江南水乡园林的委婉多姿,同时,又吸取了欧洲的园林建筑形式,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,在整体布局上使人感到和谐完美,体现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,是当时最出色的一座大型园林。乾隆皇帝说它:“实天宝地灵之区,帝王豫游之地,无以逾此”。圆明园不仅以园林著称,而且也是一座收藏相当丰富的皇家博物馆。园内各殿堂内装饰有难以计数的紫檀木家具,陈列有许多国内外稀世文物。园中文源阁是全国四大皇家藏书楼之一。园中各处藏有《四库全书》、《古今图书集成》、《四库全书荟要》等珍贵图书文物。圆明园,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、杰出的营造技艺、精美的建筑景群、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,被誉为“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”和“万园之园”。

  圆明园于咸丰十年,即1860年的10月,遭到英法联军的洗劫和焚毁,1979年,圆明园遗址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于1988年建成圆明园遗址公园,仅存山形水系、园林格局和建筑基址,假山叠石、雕刻残迹仍然可见。在“西洋楼”旧址建有园史展览馆,供人瞻仰凭吊,令人痛定思痛。

景点相关的古诗

《圆明园词》清 王闿运 宜春苑中萤火飞,建章长乐柳十围。离官从来奉游豫,皇居那复在郊圻?旧池澄绿流燕蓟,洗马高梁游牧地。北藩本镇故元都,西山自拥兴王气。九衢尘起暗连天,辰极星移北斗边。沟洫填淤成斥卤,宫庭映带觅泉原。渟泓稍见丹棱泮,陂陀先起畅春园。畅春风光秀南苑,蜺旌凤盖长游宴。地灵不惜瓮山湖,天题更创圆明殿。圆明始赐在潜龙,因回邸第作郊宫。十八篱门随曲涧,七楹正殿倚乔松。轩堂四十皆依水,山石参差尽亚风。甘泉避暑因留跸,长杨扈从且弢弓。纯皇缵业当全盛,江海无波待游幸。行所留连赏四园,画师写放开双境。谁道江南风景佳,移天缩地在君怀!当时只拟成灵囿,小费何曾数露台。殷勤毋佚箴骄念,岂意元皇失恭俭!秋狝俄闻罢木兰,妖氛暗已传离坎。吏治陵迟民困痛,长鲸跋浪海波枯。始惊计吏忧财赋,欲卖行宫助转输。沉吟五十年前事,厝火薪边然已至。揭竿敢欲犯阿房,探丸早见诛文吏。此时先帝见忧危,诏选三臣出视师。宣室无人侍前席,郊坛有恨哭遗黎。年年辇路看春草,处处伤心对花鸟。玉女投壶强笑歌,金杯掷酒连昏晓。四时景物爱郊居,玄冬入内望春初。袅袅四春随凤辇,沉沉五夜递铜鱼。内装颇学崔家髻,讽谏频除姜后珥。玉路旋悲车毂鸣,金銮莫问残灯事。鼎湖弓剑恨空还,郊垒风烟一炬间。玉泉悲咽昆明塞,惟有铜犀守荆棘。青芝岫里狐夜啼,绣漪桥下鱼空泣。何人老监福园门,曾缀朝班奉至尊。昔日喧阗厌朝贵,于今寂寞喜游人。游人朝贵殊喧寂,偶来无复金闺客。贤良门闭有残砖,光明殿毁寻颓壁。文宗新构清辉堂,为近前湖纳晓光。妖梦林神辞二品,佛城舍卫散诸方。湖中蒲稗依依长,阶前蒿艾萧萧响。枯树重抽盗作薪,游鳞暂跃惊逢网。别有开云镂月台,太平三圣昔同来。宁知乱竹侵苔落,不见春风泣露开。平湖西去轩亭在,题壁银钩连倒薤。金梯步步度莲花,绿窗处处留赢黛。当时仓卒动铃驼,守宫上直余嫔娥。芦笳短吹随秋月,豆粥长饥望热河。上东门开胡雏过,正有王公班道左。敌兵未雍门萩,牧童已见骊山火。应怜蓬岛一孤臣,欲持高洁比灵均。丞相避兵生取节,徒人拒寇死当门。即今福海冤如海,谁信神州尚有神!百年成毁何匆促,四海荒残如在目。丹城紫禁犹可归,岂闻江燕巢林木?废宇倾基君好看,艰危始识中兴难。已惩御史言修复,休遣中官织锦纨。锦纨枉竭江南赋,鸳文龙爪新还故。总饶结彩大官门,何如旧日西湖路!西湖地薄比郇瑕,武清暂住已倾家。惟应鱼稻资民利,莫教莺柳斗宫花。词臣讵解论都赋,挽辂难移幸雒车。相如徒有上林颂,不遇良时空自嗟! 【解释】《圆明园词》是清代诗人王闿运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。这是作者同友人一起游历圆明园遗址,目睹断垣残壁,追忆往事而作。诗人以深沉的笔调追记圆明园的建园经过、历史沿革和当年帝后游园的盛况,并由此剖析日后名园被毁、国家衰败的根源在于太平盛世时统治者穷奢极侈,以致国库日渐空虚,民不聊生。接着转回现实,描绘圆明园被焚毁后的破败景象,守园的董太监作为历史的见证者,诗人从中得知了圆明园被毁的前后经过。经此大难,当朝统治者却仍不思中兴,继续骄奢淫逸,使得诗人感叹不遇良时。这首长诗一方面表现出诗人的爱国精神,愤怒斥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行;另一方面对统治者沉湎于纸醉金迷、声色犬马,表示无比愤慨和对国家前途的深深忧虑。全诗辞藻华美,多用典故,铺陈排比,跌宕起伏,写得大气磅礴,气势恢宏。同时诗人在写作中将记叙、描写、抒情、议论熔于一炉,把圆明园的遭际同整个国家、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,大开大阖,错落有致,读后使人有回肠荡气之感。这首长诗在近代被赞为可与白居易《长恨歌》、元稹《连昌宫词》相媲美。 《圆明园四十景诗 其十一 茹古涵今》清 乾隆九年 广厦全无薄暑凭,洒然心境玉壶冰。 时温旧学宁无说,欲去陈言尚未能。 鸟语花香生静悟,松风水月得佳朋。 今人不薄古人爱,我爱古人杜少陵。 【解释】圆明园四十景之一的“茹古涵今”,其名含意是博学多闻,通晓古今。乾隆十分推崇杜甫的治国理念,在他的《茹古涵今》诗中系仿杜甫“不薄今人爱古人”的诗句,以此说明要关心民瘼,使庶民安居乐业,以使大清王朝的统治长治久安。 《圆明园四十景诗 其十三 万方安和》清 乾隆九年 作室轩而豁,当年志若何。 万方归覆冒,一意愿安和。 触景怀承器,瞻题仰偃波。 九年遗泽在,四海尚讴歌。 【解释】圆明园四十景“万方安和”的含义,在其御制诗中作了说明,意思是在广袤的国土上,一意使黎民百姓和谐安康。

人工智能探索景点对世界文明的意义

点击生成

人工智能根据景点作古代风格诗

点击生成

再作一首

人工智能根据景点作现代诗

点击生成

再作一首

人工智能根据景点介绍作诗并结合图片作画

点击生成

正在生成图片...

site_image_generated

景点关联的哲学思想

从东方哲学和西方哲学的不同角度对圆明园遗址公园进行哲学解读,可以揭示其在历史记忆、文化传承和个人反思方面的深层意义。

东方哲学视角下,圆明园遗址体现了道家“物极必反”的思想。曾经辉煌无比的皇家园林如今成为废墟,见证了盛极而衰的历史规律,提醒人们保持谦逊和谨慎的态度面对兴衰变化。儒家思想中的社会责任感在此得到体现,强调通过保护遗址来传承历史文化,教育后代铭记历史教训。禅宗的理念则体现在参观者可以通过遗址获得心灵上的启发,在这里感受到历史沉淀带来的宁静与智慧,达到内心的平衡与净化。遗址公园不仅是对过去的缅怀,更是对未来世代的警示,激励人们珍惜和平与发展。

西方哲学视角提供了不同的思考维度。根据现象学理论,圆明园作为一个承载集体记忆和个人体验的空间,是由参观者的经验和意识共同构建的。每个访客在这里的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,赋予了这个地方丰富的个人意义。实用主义观点认为,遗址公园不仅是为了纪念历史,更是一个促进教育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。它通过展示遗址及其背后的故事,帮助公众理解历史事件及其影响,从而更好地应对现代社会的文化挑战。存在主义框架下,圆明园促使人们思考个人身份与社会责任的关系。面对这片废墟,游客可能会反思战争与破坏对人类文明的影响,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责任维护和平与发展,合理利用文化遗产,推动社会进步。

综上所述,无论是从东方还是西方哲学的角度出发,圆明园遗址公园都是连接过去与现在、物质与精神的文化桥梁。它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,更是对未来行动的启示,提醒我们要珍惜文化遗产,传承历史智慧,积极为社会和谐与发展做出贡献。

人工智能根据景点的哲学思想作诗

点击生成

再作一首

AI哲学家结合学术观点解读景点

关联的非物质文化

关联的中国景区

关联的世界文化遗产

展示更多关联遗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