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山公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小西山山脉东麓,距城20公里,占地188公顷,海拔575米,是一座著名的具有皇家园林特色的大型山林公园。
香山公园始建于金大定二十六年(1186年),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。元、明、清都在此营建离宫别院,为皇家游幸驻跸之所。清乾隆十年在此兴建亭台楼阁,殿宇廊轩,共成名噪京城的二十八景,后筑围墙并赐名“静宜园”,名列京西“三山五园”。后遭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的焚掠。1956年开辟为人民公园,近半个世纪的建设,现已成为中外闻名的北京十大公园之一。
香山公园文物古迹丰富珍贵,亭台楼阁似星辰散布山林之间。这里有燕京八景之一“西山晴雪”; 这里有集明清两代建筑风格的寺院“碧云寺”;这里有国内仅存的木质贴金“五百罗汉堂”;这里有迎接六世班禅的行宫“宗镜大昭之庙”;这里有颇具江南特色的古雅庭院“见心斋”;这里有世纪伟人毛泽东和中共中央进驻北平最早居住和办公的地方--双清别墅;这里有世纪伟人孙中山先生灵柩暂厝地--碧云寺金刚宝座塔。
香山公园地势崛峻,峰峦叠翠,泉沛林茂。主峰香炉峰(俗称鬼见愁)海拔557米。园内各类树木26万余株,仅古树名木就达5800多株,约占北京城区的四分之一,森林覆盖率高达98%,近年被有关部门测定为北京负氧离子最高的地区之一。公园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,鸟啼虫鸣,松鼠嬉闹于沟壑林间。这里春日繁花似锦、夏时凉爽宜人、冬来银装素裹。尤其是深秋时节,10万株黄栌如火如荼,气势磅礴,曾被评为“北京新十六景”之一。
香山公园旅游服务设施齐全。游,可乘大型吊椅式游览索道(全长1400米,落差431米),西山美景、北京城廓尽收眼底。吃,松林餐厅环境优美,昆虫野菜、泉水煮饭,别具风味。住,香山别墅功能齐全,是观光旅游、洽谈会议、度假休闲的理想场所。住在这里,悠闲散步即可到达中国科学院植物园、北京植物园、卧佛寺。向东数公里便是驰名中外的颐和园。往南还有八达处、世界公园等旅游景点。
景点相关的古诗
《香山月夜》清 王士祯 明月出东岭,诸峰方悄然。 残雪尚在地,掩映西斋前。 竹色既闲静,松阴媚沦漪。 清辉一相照,万象皆澄鲜。 此时憩寂者,宵分犹未眠。 【解释】 ●明月二句:大笔勾勒皓月出山,群山在月光下静静伫立的景色。“悄然”二字极为传神。●残雪二句:地上的残雪在月色下,其反光把西斋都映亮了。●松阴句:写松阴和水波时分时合,若即若离的情态。“媚”字使景物拟人化,富于情韵。●清辉:月光。●憩寂者:指作者自己,是夜宿于香山寺。●宵分句:说到了半夜尚未入眠,是因为山景、夜景之美吸引着他。 《游香山寺》 清 于慎行 夙慕香山胜,振衣度石林。 烟岚开上界,台阁依层岑。 地尽群山合,天回四壁阴。 树结菩提色,泉飞梵呗音。 归云朱拱宿,闲鸟翠屏吟。 塔涌名多宝,田开号布金。 西湖寒雨断,北阙暮烟深。 客饭伊蒲供,僧房薜荔侵。 【注释】●香山寺:在香山蟾蜍峰北,原名永安寺,又称甘露寺,建于金大定二十六年(1187年),清乾隆时曾扩建,后遭英法联军及八国联军焚毁,现仅存石阶,石坊柱等。●夙慕二句:说早就仰慕香山的胜景,今日终于有机会振衣跨步登上石山林径。●烟岚二句:写上界烟云缭绕的山岚和下界依山而筑的亭台楼阁,刻划出香山寺当年的壮观景色。●地尽二句:环绕香山寺的群峰和寺院四周遮日蔽阴的古壁也相映成景。●梵呗音:和尚诵经的声音。●塔涌句:半山腰有香山寺塔,名多宝塔,似乎从山坡涌出。●西湖:由香山远望玉泉山下的瓮山泊,今日的昆明湖。●伊蒲供:在蒲团上吃了寺内的斋饭。 《香山》 清 爱新觉罗·溥杰 万绿丛中万点枫,经霜林叶可怜红。 西山遥送连峰秀,劫火尚余一代宫。 宝塔寺边寻古瓦,镜湖桥畔立秋风。 名园畿甸知多少,催我吟怀迥不同。 【解释】 ●可怜红:红得可爱。●一代宫:指清朝在此营建的宫殿。●宝塔寺:指香山八角琉璃塔及香山寺,寺已被英法联军及八国联军焚毁。●镜湖桥:在香山公园北门内,两泓平湖的湖水由一座白石拱桥联接,形圆,似眼镜,故名眼镜湖。
人工智能探索景点对世界文明的意义
人工智能根据景点作古代风格诗
人工智能根据景点作现代诗
人工智能根据景点介绍作诗并结合图片作画
正在生成图片...
景点关联的哲学思想
东方哲学视角下的香山公园
在东方哲学,尤其是中国哲学的视角下,香山公园的美不仅仅在于其自然景观,更在于它所体现的“天人合一”的哲学思想。香山的四季变换,春花秋月,冬雪夏绿,无一不展现出自然界的生生不息与和谐共生。这种自然之美,被古人视为宇宙秩序的体现,是“道”的显现。在香山漫步,人们可以体验到与自然的亲密无间,感受到“心物一元”的境界,即人的精神与自然界的物质是相互联系、相互影响的。香山的每一处景致,无论是静谧的湖水,还是挺拔的古木,都仿佛在诉说着“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”的哲理,引导人们在喧嚣的都市生活中寻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平衡。
西方哲学视角下的香山公园
从西方哲学的角度来看,香山公园则可以被解读为自然美学与存在主义的交汇点。自然美学强调自然界的美是独立于人类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,香山的自然景观,无论是壮丽的山峰,还是细腻的溪流,都展现了自然界的原始美和力量。这种美,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,更是对人类心灵的触动,激发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。存在主义哲学则强调个体的自由与选择,香山公园为游客提供了逃离日常、寻找自我、体验自由的空间。在香山的自然环境中,人们可以暂时摆脱社会角色的束缚,体验到一种纯粹的存在感,思考生命的价值与目的。香山的每一处景致,都像是一个哲学命题,邀请人们去探索、去思考,去体验生命的不同维度。
无论是东方哲学的“天人合一”,还是西方哲学的自然美学与存在主义,香山公园都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内涵,成为了一个哲学思考的绝佳场所,引导人们在自然与人文的交汇中,寻找生命的意义与价值。